十年间,横琴在国家战略的轨道上,与澳门守望相助、携手并进,实现了从边陲海岛到充满活力的自贸新城的变化。十年间,横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探索与澳门深度合作新模式,搭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
变化:从边陲海岛到充满活力的自贸新城
对于横琴的变化,驻守横琴近20年的武警广东省总队执勤第二支队的官兵无疑很有发言权,“我们进驻横琴时,横琴大桥还没有开通,岛上基本没有现代化设施。”
该支队三大队六中队指导员蔡宏森告诉记者,中央决定开发横琴后,他们明显感受到了横琴的加速发展,看着原本荒凉的岛屿上慢慢修起了柏油马路、建起了高楼大厦,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城市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如今,走在横琴岛上,粤澳合作产业园、横琴金融产业服务基地、创新方、励骏庞都广场、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一系列科技、金融、港澳项目和横琴口岸、横琴芒洲湿地公园等便利化基础设施错落分布。位于南海之滨的一座“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海岛,正蜕变为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贸新城。
不变:坚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横琴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于让城市更美好,而横琴十年如一日的不变则在于坚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
当前,横琴与澳门聚焦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成立琴澳评委会模式、成立琴澳公营公司模式、开展琴澳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小企业组团入横琴等模式,成为有效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路径。
成立琴澳评委会模式
“澳门特区政府推荐项目进入横琴发展”是琴澳产业合作的重要模式。该模式的具体实践落地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产业园,这一占地5平方公里的区域专门供澳门项目发展,由琴澳双方共同组成的横琴发展澳门项目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澳门殷理基国际生科城有限公司建设的臻林山庄、应来投资(国际)有限公司建设的应来科创广场项目、天汇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横琴天汇星影视综合城项目……七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先后推荐83个项目入园,目前已有27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24个项目取得项目用地,21个项目开工建设,数个项目建设封顶。
去年12月,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与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在澳门共同举办粤澳合作产业园重启招商新闻发布会,宣布2018年12月31日起启动新一轮招商工作,就产业园余下的2.57平方公里土地采用新的项目评审落地机制,接受澳门项目申请。
负责项目评审的横琴发展澳门项目评审委员会由澳门方主导,成员则由双方政府各派出6名代表,以及3名来自澳门业界、专业界代表,共15人组成。“希望通过两地深入合作,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走廊的契机,推动惠及两地的产业合作新模式取得新进展。”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川表示。
成立琴澳公营公司模式
走在横琴新区环岛北路,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现代化建筑群落映入眼帘,这正是蓬勃发展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2011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第一家公营公司“澳门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横琴新区“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携手出资组建了“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共同负责园区的建设、经营、运作及管理等。
“澳门中医药产业基础良好,民众喜欢用中医药来治病,游客也常常购买中医药产品作为手信。因此,中医药产业成为澳门推动经济多元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副行政总裁冯准告诉记者。
目前,产业园科研总部大楼、GMP中试生产大楼等在内的公共服务平台已投入使用1年多,成片孵化区也已基本建成,园区累计注册企业111家,其中澳门企业28家。同时,产业园还成功帮助澳门张权破痛油药厂和石家庄以岭药业的两款产品获得莫桑比克的上市批文,第二批、第三批产品也正在申请流程中,以葡萄牙为基地、面向欧盟的市场网络初步搭建完成。
澳门澳邦药厂有限公司是入驻产业园的企业之一,其行政总监蔡健华表示,入驻一年多,公司不仅获得了内地知名药企产品的澳门代理权,旗下两款“马交牌”中药产品还有望“登陆”莫桑比克,这样的成果让他欣喜不已。
澳门有技术和配方,横琴有平台和服务,琴澳双方联合运营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正携优质的中医药技术和产品加速走进葡语系国家、欧盟及“一带一路”国家。
开展琴澳产学研合作模式
珠海横琴爱姆斯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落户横琴,该企业与横琴新区管委会、横琴岛澳门大学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创建澳门大学爱姆斯坦生物医学产业基地,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在干细胞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产业孵化平台构建、干细胞标准引入和制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目前,基地已建成400平方米孵化实验室、500平方米澳门大学共享实验平台、600平方米行政办公区,已具备6000份细胞储存能力。”该企业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王小方表示,依托横琴载体,与澳门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